本文来源:时代商学院 作者:雷小艳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雷小艳
编辑|郑琳
因股票连续3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70%,引发回售条款生效,嘉元科技(688388.SH)于4月19日发布了关于“嘉元转债”可选择回售的第九次提示性公告。
嘉元科技主营产品为锂电铜箔,于2019年7月登陆科创板。截至4月23日收盘,该公司股价为19.17元/股,较发行价下跌1.34%,仍处于破发状态。
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嘉元科技的营收为65.43亿元,同比增长31.69%,但归母净利润为亏损2.21亿元,同比减少1259.39%,连续三年收入同比增长,净利润同比下滑。
与2021年相比,嘉元科技2024年的营收规模增长了133.35%,但归母净利润减少了142.5%,收入翻倍但净利润跌至亏损。
这或与嘉元科技公司在2023年扎堆扩产一倍的经营决策密不可分。2023年,嘉元科技的铜箔年产能为10万吨,较2022年末的年产能5万吨增长一倍。然而,随着我国铜箔行业产能在2023年密集释放,行业出现供给过剩,并在2024年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
2024年,随着全行业陷入产能过剩的恶性竞争,嘉元科技于该年9月停止了对梅州市年产5万吨高端铜箔项目的投建计划。同年,该公司陷入深度亏损。
除了扩产影响,嘉元科技还在2023年“痛失”下游潜力客户。该年年报显示,因在商务条件方面存在分歧,比亚迪(002594.SZ)及其关联方退出了该公司的前五大客户名单并不再合作。
3月28日、4月23日,就经营业绩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亏损经营、终止投建新项目等相关问题,时代商业研究院向嘉元科技发邮件、尝试致电询问。但截至发稿,该公司尚未回复相关问题。
扎堆扩产一倍,营收翻倍但净利润大幅亏损
嘉元科技主营产品为各类锂电铜箔和各类PCB用铜箔,产品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覆铜板和印制电路板,产品定价采用“铜价+加工费”的模式。2021—2023年,该公司89%以上的营收来自锂电铜箔。
2019年7月,嘉元科技登陆科创板。招股书(注册稿,下同)显示,截至2018年底,该公司铜箔年产能为1.6万吨。
上市后,嘉元科技持续扩建新产能。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随着含IPO募投项目、可转债募投项目在内的各扩产项目成功投产,该公司的铜箔年产能达5万吨。截至2023年末,嘉元科技的铜箔年产能进一步增加至10万吨,同比增长一倍。
然而,由于2023年行业新建产能密集投产,我国铜箔产能已经过剩。
同业可比公司德福科技(301511.SZ)在2023年年报中明确指出,该年我国铜箔行业产能密集释放,供给严重过剩,导致铜箔行业高速“内卷”,大部分新增产能并未能及时消化。嘉元科技在2023年年报中亦表示,大量产能在2023年内密集释放,铜箔行业供给出现阶段性过剩,“内卷”严重。
2024年,铜箔行业的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同年11月,针对铜箔产品加工费大幅低于行业平均成本,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电子铜箔材料分会(下称“中国电子铜箔行业协会”)分别于8日、9日、18日三次发文倡议合理调价。
2024年9月,嘉元科技公告表示,已停止“嘉元科技年产5万吨高端铜箔建设项目”的投建计划,并与合作方签署《投资意向书解除协议》。
即便停止投建新产能,已在2023年扩产一倍的嘉元科技仍难逃经营业绩颓势。
Wind数据显示,2021—2023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8.04亿元、46.41亿元、49.6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3.26%、65.50%、7.06%,但归母净利润则分别为5.50亿元、5.21亿元、1903.05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95.02%、-5.36%、-96.34%。
业绩快报显示,2024年,嘉元科技的营收进一步增长31.69%至65.43亿元,归母净利润则同比下滑1259.39%至-2.21亿元。相较于2021年,嘉元科技2024年的营收增长133.35%,归母净利润则变为-2.21亿元,盈利能力明显恶化。
2023年与大客户比亚迪终止合作,毛利率一度跌至2%以下
嘉元科技盈利能力恶化的主因是加工费下降。
2023年年报显示,受市场竞争加剧、加工费下降、供需关系调整、原材料价格波动、整体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及行业周期等因素影响,嘉元科技毛利率出现较大程度的下降。
Wind数据则显示,嘉元科技的销售毛利率从2021年的30.03%持续下滑至2024年第三季度的1.96%,下跌了28.07个百分点。
据中国电子铜箔行业协会于2024年11月18日发布的铜箔生产制造成本,其中6微米锂电铜箔的成本区间为2万~2.2万元/吨。
而湘财证券研究所分别于今年3月4日、4月1日发布的《锂电材料行业周报》显示,2025年3月下旬的两周内,6微米锂电铜箔平均加工费分别为1.8万元/吨、1.75万元/吨,仍低于中国电子铜箔行业协会所公布的行业成本区间。
2023年年报显示,6微米锂电铜箔是嘉元科技的主流产品。
2023年年报还显示,因与嘉元科技在商务条件方面存在分歧,比亚迪及其关联方退出了该公司的前五大客户名单并不再合作。
招股书显示,嘉元科技自成立早期就与比亚迪合作。
招股书及嘉元科技2022年6月27日发布的关于向特定发行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之回复报告(二次修订稿)显示,2018—2019年,嘉元科技来自比亚迪的销售收入分别达1.52亿元、5951.63万元,对应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达13.14%、4.12%。比亚迪由此位列嘉元科技的2018年第三大客户、2019年第四大客户。
2020—2021年,比亚迪不再是嘉元科技的前五大客户。2022年第一季度,双方合作金额为2936.89万元。
在扩产一倍、市场竞争加剧的状况下,再失去下游潜力客户比亚迪,或使得嘉元科技加大了对第一大客户宁德时代(300750.SZ)的依赖。2021—2024年上半年,嘉元科技来自宁德时代的销售收入占比从54.90%攀升至69%,提升了14.1个百分点。
而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中,德福科技、诺德股份(600110.SH)、铜冠铜箔(301217.SZ)均同时与宁德时代、比亚迪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
4月10日,嘉元科技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盈的自愿性披露公告,预计其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200万~3000万元。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业研究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业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