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如“五胞胎”却非怀孕!广州少女切除6公斤肿瘤,放出14公斤腹水

时间:2025-08-25 16:25:00

“8月19日医师节,不仅是医生们的节日,更是我的‘重生日’!”刚刚大学毕业的小琳(化名)坐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病房里,摸着平坦的腹部,眼里满是激动。三个月前,她的腹部因腹腔肿瘤与大量腹水迅速膨大,堪比怀孕五胞胎的孕肚;如今,在医护团队的全力救治下,她成功切除巨大肿瘤,不仅脱离生命危险,还保留了未来做妈妈的权利。

少女腹如“五胞胎”,真相竟是这样

“才毕业没多久,肚子怎么突然这么大?”今年夏天,小琳的腹部开始异常隆起,短短三个月,腹围就增至120厘米——相当于怀孕早期五胞胎孕妈的肚子。身边亲友见状纷纷猜测:“肯定是怀孕了,这么大的肚子,最少是双胞胎!”可只有小琳自己知道,她从未有过性生活,连男朋友都没有,“每次解释,大家都半信半疑,我自己也越来越慌”。 随着肚子越来越大,小琳的身体也逐渐出现不适:呼吸越来越费力,稍微走动就气喘吁吁”。

医师节前夕,她终于忍无可忍,来到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就诊。检查结果让所有人震惊:腹部的“膨大”并非怀孕,而是左侧卵巢长了一个巨大肿瘤,还伴随24000毫升(相当于48瓶500毫升矿泉水)的腹水,同时合并胸水与心包积液。

“病人当时体重78公斤,其中肿瘤和腹水占了50%以上,相当于肚子里有30公斤的重负。”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学科带头人罗喜平教授回忆,进一步检查发现,肿瘤已严重挤压腹腔脏器,肠道、膀胱、肝脏都被推挤到异常位置,“再拖下去,不仅会出现器官功能衰竭,肿瘤破裂出血还可能危及生命,必须尽快手术”。

少女有腹部隆起,类似5胞胎

既要切肿瘤,更要保生育力

面对这个“棘手”的病例,罗喜平教授与孙小丽主任第一时间牵头组织多学科会诊——麻醉科、ICU、心脏中心、放射科、介入科、外科等科室专家齐聚,共同破解三大难题:

难题一:如何安全取出巨大肿瘤,避免大出血?

肿瘤重达6公斤,表面凹凸不平且部分破裂出血,组织脆如“豆腐渣”,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致命性大出血;同时,长期大量腹水导致腹压极高,术中腹压骤降可能引发心脏血流灌注不足,甚至心跳骤停。“我们制定了‘分步减压+精准分离’方案:先缓慢放出部分腹水,降低腹压,再用超声刀小心分离肿瘤与周围粘连的组织,尤其避开大血管和肠管。”罗喜平教授说。

难题二:如何保留生育力?

小琳刚大学毕业,很年轻,未来仍有做妈妈的愿望。“肿瘤来源于左侧卵巢,右侧卵巢和子宫功能正常,只要完整切除左侧肿瘤,保留右侧卵巢与子宫,就能为她保留生育可能。”孙小丽主任解释,这对手术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彻底切除肿瘤及受侵犯的大网膜,又要避免损伤右侧生殖器官。

难题三:术后如何应对多器官功能风险?

小琳术前已出现胸水、心包积液,肺功能和心功能都受影响,术后可能面临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ICU团队提前制定了监护方案,术后第一时间转入ICU,密切监测呼吸、循环功能;麻醉科则全程把控术中生命体征,确保血压、心率稳定。”麻醉科主任黎昆伟教授补充。

卸下30公斤“负担”,当天步行回病房

一切准备就绪,手术如期开展。罗喜平教授带领团队,在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先通过微创穿刺缓慢放出24000毫升腹水,待腹压逐渐降低后,小心翼翼地分离肿瘤与盆腔、肠管的粘连——由于肿瘤组织糟脆,每一次分离都需精准控制力度,避免破裂出血。

“最关键的是处理左侧卵巢血管,这是肿瘤的主要供血血管,必须彻底结扎,才能防止大出血。”罗喜平教授回忆,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仅用2小时就完成了左侧卵巢肿瘤完整切除+大网膜切除术,且成功保留了右侧卵巢和子宫。术后称重显示,切除的肿瘤重达6公斤,加上放出的腹水,总“减负”量达30公斤。

术后第一天,小琳成功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8月19日医师节当天,她更是顺利从ICU转入普通病房,还能自己步行到病房门口。

“现在肚子平了,呼吸也顺畅了。”小琳激动地说,摸着自己的腹部,她难掩喜悦,“没想到还能保留做妈妈的机会,真的太感谢医生们了,这个医师节,是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目前,小琳的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为“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后续将根据情况进行规范治疗。

罗喜平教授表示:“这类肿瘤对后续治疗反应较好,加上为她保留了生育功能,只要积极配合,未来她完全有机会可以生育。”

文| 记者 张华图| 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