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作风建设,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防线。7月1日,信阳市平桥区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总支书记、主任张兵以《“政治规矩”到“行动自觉”——推动学习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主题,为全体党员上了一堂内容深刻、入脑入心的专题党课。
深入学习八项规定精神,首先要置于历史纵深和时代坐标中去理解其重大意义。
一是以上率下,抓住“关键少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二是聚焦问题,直击作风顽疾:针对八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徙木立信,重在落地见效: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落实,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四是久久为功,保持战略定力: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常抓不懈、越往后越严,持续巩固拓展落实成效,防止反弹回潮。五是人民至上,厚植执政根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深化学习教育,在学懂弄通中增强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政治自觉贯彻落实的前提是学深悟透。
一是当前学习教育中需要警惕的三种倾向:1.“学习疲劳症”:认为八项规定是老生常谈,学习浮于表面,满足于“看过”“听过”,未能真正入脑入心。2.“理解片面化”:将八项规定精神简单等同于“不准吃喝”“不准送礼”,忽略了问题导向。3.“规矩模糊论”:对政策边界把握不清,存在“擦边球”心理。二是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三大举措:1.系统学:将八项规定精神及其配套制度、实施细则作为第一议题理论学习、干部教育培训、支部“三会一课”的必学内容、常设议题。2.对照学:结合中央层面通报的违规吃喝典型案例和中央、省委违规吃喝会议精神,开展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责,强化警示教育效应。3.融入学:把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担当作为的干劲拼劲、推动全区粮储事业发展的务实举措。
聚焦突出问题,在动真碰硬中推动八项规定精神常态长效。
一是精准识别当前易发多发的“四类”隐形变异问题1.违规吃喝“新变种”:场所隐蔽化:从高档酒店转向内部食堂、私人会所、农家乐。方式隐形化:“矿泉水瓶装茅台”名目“合规化”:假借“商务接待”“交流学习”“工作餐”“加班餐”等名义搞违规吃喝。2.“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过度留痕:工作群泛滥,要求下载安装过多APP,数字官僚主义:要求基层填报大量电子表格、重复报送数据。线上调研走过场:过度依赖视频会议、线上问卷,代替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3.“车轮上的腐败”新动向:私车公养:用公务油卡为私车加油、违规报销私车费用。违规租用借用:长期违规租用豪华车辆,或借用、占用管理服务对象车辆。规避监管:使用公务用车管理平台漏洞,或采取“拼车”“绕道”等方式规避监督。4.礼品礼金“隔空收送”:电子化、快递化:通过电子红包、快递邮寄礼品卡、购物卡、土特产等。二是深化整治、推动长效的“三项”硬核举措:1.靶向施治,开展整治违规吃喝专项行动:紧盯“吃公函”、“吃老板”、“吃下级”、在隐蔽场所吃喝等。2.深化“阳光三务”:深化党务、政务、财务公开,特别是“三公”经费使用情况,接受群众监督。3.制度固本,强化制度刚性:对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决不姑息迁就。将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的“硬指标”。
躬身力行作表率,在振兴发展中展现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新气象。
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发挥“头雁效应”带头学习研讨:带头严格执行:在公务接待、用车用房、文件会议、督导检查、个人生活等各方面,自觉对标对表,要求更严一层,标准更高一等。二是服务中心大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优良作风提升工作实效:落实八项规定精神,领导干部带头当好“店小二”,严禁吃拿卡要、推诿扯皮,以务实作风推进收粮、储粮、管粮等粮食安全:严格落实调查研究、为基层企业减负等规定。三是激发担当作为,营造干事创业氛围,为担当者担当: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是内在统一的。向慵懒散亮剑, 严肃整治在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中出现的“为官不为”、“躺平式”应付等新问题。
授课前,全体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面向党旗,字字千钧的誓言响彻全场,激荡着每一位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理想信念。
此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专题党课为契机,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筑牢廉洁自律思想防线,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高质量发展。(通讯员 张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