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董卓没有给吕布送赤兔马、千金珠宝,吕布会不会反叛丁原?
回答上述问题之前,需要思考,
丁原为什么留不住吕布?
丁原进驻洛阳之前,他的身份是并州刺史,属于地方军政长官,刺史的官职在地方可以做到说一不二,
但到了京师,和刺史同等级或比刺史高的官职太多了.
并州刺史丁原的身份对于吕布而言,已经没有了诱惑力,
吕布已经有离开丁原的政治基础了。
在并州的时候,如果吕布想建功立业,丁原就是他唯一选择,也只有在丁原的帐下,吕布才能实现建功立业夙愿。
洛阳则是另一番天地,如果吕布还想建立更大的功业,离开丁原就是他唯一的选择。
离开丁原不仅可以转变吕布地方将领的身份,
而且可以为吕布争取更多建功立业的机会。
对于一心想建功立业的吕布而言,离开丁原的吸引力远远超过了留在丁原身边。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和李肃的对话,其实说出了吕布心底的秘密
(吕)布惶恐曰:“某在丁建阳(丁原字建阳)处,亦出于无奈。“李肃曰:”贤弟有擎天驾海之才……(节选第三回)
吕布想离开丁原,吕布已经下定决心了。
吕布暂时没有走,本质是因为没有好机会,而不是不走。
像大名鼎鼎的赵云,他加入公孙瓒也是逼不得已,当他再次和刘备相遇时,跟随刘备也是这个道理。
此原因之一
何进被杀后,奉旨进京的地方军阀实际上有三人。
他们本别是董卓、鲍信和丁原。
鲍信入驻洛阳后,发现董卓通过软硬兼施的手段大肆吞并各路人马,实力迅猛壮大。
鲍信看到此情势,觉得京师早晚会乱,悄无声息的回去了。
而丁原没有。
朝廷之上丁原公开和董卓叫板。
朝堂之下丁原和董卓兵戎相见。
两人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一山不容二虎,丁原和董卓之间必然消失一个。
站在吕布的角度,跟着丁原就意味着和董卓一决雌雄。
此时的董卓已经和西凉刺史董卓不可同日而语了。
董卓不仅收编了何进兄弟的旧部,而且接纳了曹操、袁绍等人的西园兵马。
掌握洛阳及其周边的军政大权。
以丁原的并州一部对抗董卓的西凉军马加上洛阳中央武装力量,简直痴人说梦。
的确,董卓下手的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武将不如吕布。可董卓部就是兵多将广,累也能累死丁原一部,更不要说中央武装力量本身就强于丁原的并州人马。
丁原和董卓相争,丁原几乎没有一成胜算,
对抗董卓和送死几乎没有差别。
如果你是吕布,你会如何选择?
即便不投降董卓也会规劝丁原离开,
如果丁原不离开呢?又会如何选择呢?
结局完全可以想象到,吕布的大概率战死,小概率被俘,完全不可能灰溜溜回并州,东山再起。
这是吕布根据当时情况做出的分析,也是吕布反叛丁原的第二个原因。
吕布和丁原虽然名义上是父子关系,但两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大家想象般【父子】那样。
即便真如同父子,像刘备和刘封父子。
刘封的结局不还是【伏法】吗?
通过前后文可以肯定,吕布和丁原之间的父子关系没有吕布和董卓之间的父子关系稳定。
再通过吕布杀丁原和吕布杀董卓的对比,
可以发现,吕布对于杀丁原,
吕布没有任何的犹豫和迟疑,被收买的当天夜里,吕布二话不说砍了丁原人头。
提着人头投奔了董卓。
对于丁原被杀一事,并州其他将领一没有奋力反抗吕布,二没有拒绝加入董卓集团,可见丁原在并州将领心中也没有太高的威信和地位。这样也吕布的反叛埋下了伏笔。自此其三也。
本文通过其他三种可能存在的原因,分析吕布反叛丁原,试图还原真实的历史情况。
并不是为了否定吕布的见才忘本,见色忘义,有勇无谋等性格缺点。
而是告诉读者,不管是什么样的人,不能以简单的一条原因或者一个理由分析一个人物,何况这个人是吕布,他的反叛丁原绝不是赤兔马、千金珠宝一个理由可以说清楚的,人性的复杂远比想的复杂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