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是项目落户、建设、投产的关键一环,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道防线”。为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半篇文章”,市生态环境局民乐分局严格项目“准入”,着力提高环评审批质量,强化全过程跟踪服务,加速拓宽“两山”转化路径。
严把项目“准入关”。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目标,坚定不移拓宽“两山”转化路径,把好新、改、扩建项目准入关口。在招商引资阶段提前介入,结合项目行业属性和落地区位,强化“三线一单”分区管控预判分析,合理规划定位、落地。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不符合环保要求、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不符合技术规范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对符合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建设项目,予以审批通过,坚决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守护好民乐的绿水青山。
强化政务“服务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发挥“环保管家”作用,明确专人靠前服务,按照《张掖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改革分级审批目录(2025年本)》要求,告知涉及环评审批事项的项目负责人是否需要办理环评手续,是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还是环境影响报告表;属于备案类的项目,指导项目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流程及时进行网上备案。加强与企业、第三方评价单位的沟通交流,向企业详细讲解环评办理流程,指导企业将存在的问题提前解决,减少企业跑办次数,全方位服务助力项目早落地、早建成。
守好环评“审批关”。全力打造高效便捷环评审批体系,变“坐等”审批为主动服务,加强公众参与,全过程网上公开,对符合政策要求的建设项目,通过精简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开通绿色通道等措施,高质高效审批为重大项目落地按下“加速键”。将本级受理的B类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时限由30个工作日压缩至8个工作日,对资料齐全的,受理公示后进行审批,并出具环评批复文件。同时,注重加强事后监管,确保区域环境质量不降低、不恶化。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民乐分局将积极践行“两山”理念,持续推进环评审批改革,强化从前期咨询到环评批复的全过程跟踪指导服务,推动重点项目加快落地实施。同时严格落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产品调查监测机制,加速释放绿色发展“红利”,助推民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者:任小莉
编辑: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