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一梦到斜塘

时间:2025-04-22 09:53:00

斜塘镇因斜塘河穿镇而过得名,原有老街倚河迤逦。现在的斜塘老街是近年设计新建的,人说老街就建在当年斜塘古镇的旧址上。老街略成矩形,南北高楼宅院毗邻,东西车水马龙喧嚣,泱泱斜塘河,悠悠穿东西,古色古香的建筑群参差枕河,洒落其间。

苏报融媒记者 王亭川 /摄

去年九月刚过教师节,我与老友十数人相约,去斜塘老街喝茶聊天。一早乘地铁转公交,从东头进老街,循路蹒跚西行,我走在头里,急着想找个铺子歇息,但有的不开张,有的不接纳,惹出些许烦躁。

溜达到一座廊桥北堍,露天小花园内藏了一爿咖啡店。我与柜上女子商量:“十几位老人走不动了,能否买座喝茶?”她客气地说着斜塘方言,一口应允。我赶紧回头去招呼伙伴们进屋,众人谢过女子,落座喝茶谈说春秋,又请女子为我们拍张老街茶聚照片留念。坐着聊着,忘了疲倦,忘了烦恼,忘了时辰,忽有人提醒:“快正午了。”赶紧起身告辞,一路西去,找个饭铺午餐,饭后继续西行至地铁斜塘站回家。就这样,我们竟从斜塘老街的东端逛到了西头,目睹老街有嘉木香草石峰花径,有亭台楼阁回廊朱栏,有茶肆酒楼人间烟火,也有廊桥流水巷陌百姓。宛若穿越了粉墙黛瓦街河相依的江南小镇,犹如游荡在移步换景的苏州园林。

苏州作家韩树俊老师是我四十年旧识,多年来他不断鞭策我将所写游记结集出版,我总算没有辜负他的厚望,去年12月《随园梦》出版。今年六月,他又鼓励我:“斜塘老街有爿坐忘书房,经营别有风格,你去做回讲座?”我接受任务,但心中忐忑,特去邀请为《随园梦》写序的苏州教育博物馆名誉馆长谷公胜先生同往。

那日一早,相约谷先生从西头松涛街跨河大桥堍进斜塘老街,沿着河畔画廊缓步东去,廊北滔滔斜塘河,“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廊内晨练的、吹竹笛的、拉二胡的,一展老街风情。长廊尽头,绿荫深处,一幢小楼依河而立,楼前院子花木扶疏,檐下悬隶书匾“坐忘书房”。遐想若雪夜,伫立书房前,西眺揽月桥,南望灯火巷,或可渗出“更深唯寒月,书房有孤灯”的诗意。

踏进坐忘书房,举目皆书架,高及天棚,长桌前散坐着读书的、看电脑的、做文案的、静思的,绝无杂声,吧台处咖啡茶香飘溢。书房主人许先生迎出来,引至活动室落座,一番寒暄,谷先生说:“坐忘,或典出《庄子》,书中有个故事,讲到颜回答孔子问‘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摆脱了形体和智能的束缚,融通一切,物我两忘,天人合一,此乃坐忘。许先生宝号可是此意?”许先生笑道:“正是此意。我想在坐忘书房创造一方空间,让来此间的人浸润在文化氤氲里,浅尝坐忘境界。这里经常举办各类讲座和读书会,使书房既是阅读场所,又是服务社会的驿站。书房还与社区和企业联系,建立了数家坐忘书房的社区店和产业园店。书房要为书香苏州出力。”我暗忖:“去年我与同伴们在老街喝茶,人届耄耋常坐忘,坐着聊着忘了时辰。这回他俩请出2000多年前的先哲说坐忘,自是高论。”

我说《随园梦》,无非介绍我退休后去各地旅游的所见所闻所思。随园是我大学母校南京师范学院原址的雅称,我引述了书中一段话:“随园纷纷旧事,宛如缕缕轻烟。年年又东风,月月有月明。谁处问,母校如今是何模样?不忍想,同窗如今是何容颜?万物是时间的函数,风雨磨砺经历,分解苦涩,稀释艰辛,提炼甜意,沉淀在记忆。”有位参加活动的女子突然说,“万物是时间的函数”这句话触动了她。

辞别坐忘书房,行至揽月桥头,谷先生口占一吟:

随园一梦到斜塘,

榴月雨鸠鸣紫桑;

山水风情通达理,

坐忘物我醉书香。

(原载于《姑苏晚报》2024年09月08日 A08版)


作者:冯圭璋

编辑:小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