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位什么意思(再论“天地”和“天道地道”概念)

时间:2024-12-02 11:01:17

“天和地”,“天道和地道”,这两组概念是易学的核心概念,也是最难以理解的概念,人人都能爽口就来,但98%甚至更多的人无法深知其本义以及两组概念的区别。

总论:天和地,是物质属性的划分。天是有属性,地是无属性。有和无概念,是易的两仪。而天道和地道,则是天和地运动的位置轨迹。

天动属于有动,有动则是膨胀外出,代表物为太阳。外出则升,在升的运动中位移的轨迹称之为天道,即上或外。

地动属于无动,无动则是聚会內入,代表物地球或月球。內入则降,在降的运动中位移的轨迹称之为地道,即下或内。

由此可知:天是指有物,其动则在外,即天道,其静则伏藏,位置在于地道。同理,地是指无物,其动则在内,即地道,其静则伏藏,位置在于天道。

要理解天地及其道的概念,需要重温熟悉的易学论述,即:

1.天刚地柔。

2.天立阴阳,地立刚柔。

3.天顺地逆。

4.天空大地。

5.天位地位或上位下位或里位外位。

天刚地柔,是指天地的物质属性,即天是有物,其物质属性为刚,刚就是实。地是无物,其物质属性为柔,柔就是虚。

天立阴阳,是指天动静即有动静产生的能量属性。即:刚动则是有产生阳,这个阳由太阳引申而来。刚静则是有产生阴。阳就是热,阴就是寒。属于有物质动静的能量属性。

地立刚柔,是指地动静即无动静产生的物质属性。即无动是无凝聚成实体,即刚。无静则是无藏体现虚物,即柔。

这个立,就是指产生,造成,形成,生成类似的属性含义。

天空,是指无的本体存在形式。大地是指有的本体存在形式。即静伏的物质形态。太空为虚柔 ,物质形态为坤。大地为实体,物质形态为乾。

天顺地逆,天顺是指有动的位移方向,即天道运动方向,是天的外出运动轨迹方向。地逆是指无动的位移方向,即地道运动方向,是地的內入运动轨迹方向。

天位和地位,就是天道和地道的轨迹位置。本义天位就是天道,地位就是地道。上位和外位也是天道,下位和内位是地道。所以,习惯上太阳位置相对于地球而言,在上位或外位,称之为天道,即太阳代表天道轨迹。地球则是处于下位或里位称之为地道。

实质上太阳和地球的本体,都属于有,即天。只不过太阳属于有动,即天动。地球属于有静,即天伏。

地球之动,是无动。

所以,地球的本质属性是无动有藏,故逆转。太阳的本质属性是有动无静,故顺行。


根据地球位置看,南半球看顺行,北半球看逆行。则得知:地球南为天位即上位或外位,称之为天道。地球北为地位或下位或里位,称之为地道。所以站在北半球上是天道太阳出在南半球,坠落于北半球。


地球公转和自转图,是天地和天道地道的完美集合。

1.北天极南天极轴属于自转轴,称之为丑未轴。逆转。

2.地球公转黄道平面称之为卯酉平面。也是逆转。

3.天球赤道垂直于丑未,属于辰戌轴。这个等同于地球的有道伏藏于内部微弱的顺转。

4.垂直于黄道平面的称之为子午轴。即天道在外顺转。

综合得知:辰戌和子午轴都是天道轨迹属于顺转。只不过辰戌轴代表的是地球自身内部的天顺 外部是丑未主导的逆自转地道。而子午方向轴是地球外部上位的天道太阳顺自转轴。

卯酉属于外部太阳产生的公转逆旋影响地球外部运动。而丑未轴才属于自身真正的逆转轴。

由此,这图地球的各种磁场就是天地和其道的相互交织结果图。完美体现易的变化和相互关系的核心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