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葛树是一个古老吉祥的名字,它似乎带了仙气,在我记忆中,它是一种与神仙道士沾上边的树,它总是在一些古寺古庙旁生长着,黄葛树的长势长相的确有一些仙风道骨,它的根系很发达与石头、悬缝地表相遇后会长到一起互相连成一体。它的身姿特别妙漫,由于人们的保护,我所见到的黄葛树少则一两百年,多则上千年。它粗大,但是呢它的分叉很多。枝杈枝桠向外发长,生长擘起一片天地,一树即是要占据很大的空间,独占云天无比壮丽。
在故乡有黄葛树的地方,一定是一个有意义的地方,它根系粗壮发达,表露于外,有时从树冠上下来很粗,坚强有力。一看,就给人一种牢固不可倒的模样。有穿崖进石的韧性,一种风雨无可摧的力量,他的根有时甚至比树身还要大还要多,还要广。看着就是兴旺发达能耀空中的神树,所以从外表上看也可理解人们对它给予的美好寄托与希望。
在去双江场的半路上有一个人们赶集中途的休息点,那儿在公路旁边,以前有一个小房子,里面卖着百货,农村人赶场,哪像城里人一半是为了观光,一半为了休闲,他们一般都是背负很重,或买或卖各种农作物,有些买卖猪儿仔等等,所以走到半路有一个休息的场所,且不大快人意,这个中点站就存在了。就有一颗高大的黄葛树生长在乱石丛里,它长得很粗大有几百年了,看上去根系发达,密穿如网,盘曲深进。看上去根系比树还粗大很多根系从树上下来,好像已经把树身给包裹了进去,但是其枝叶繁茂,坚强无比,还是人们休息的好树,好地方。
在夏天其树下还有一个卖茶水的小摊,几张简陋的小桌子,十几个长板凳。其上搭的帐篷里总是让赶场人来歇脚,黄葛树下热闹起来了,大家放下货物行李,坐在黄葛树下,边吹着凉风,边喝着茶,边摆着龙门阵。当然了这是当场天,若不是赶集天这里就安静了下来。我们到乡上读初中,顺着公路走也要经过这个地方,下午放学了,经过此地时会在黄葛树下玩耍一会儿,黄葛树根系上重着长根,一层两层,看上去让人感到他们多仙须,有童颜鹤发之感,它的这种外形。更让人们感到它们直入大地,比石头还牢固。任何狂风暴雨休想摧毁倒它,还好人们都是认同强者,慕强才对黄葛树有好感,一般有黄葛树的地方,就是一个聚集点,也是一个世世代代聚集与生活的地方,有古老的故事与传奇。
我后来查阅了有关资料,《黄葛树考说》:葛藟攀缘榕木后乃成树,古人一般把树生须根,树上的藤蔓或与榕树共生的须蔓、气根通称为葛藟腾并把野葛俗称为黄葛。可见其树并不是做建筑的好材料,但是它似乎是通灵性,有仙气才使人对它喜欢,据说黄葛树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黄葛树换叶的季节是移栽黄葛树的那个季节,土生土长的没有移栽过的黄葛村所会遵循春天发芽,秋天落叶。
所以人们会看到一些黄葛树落叶飘飘,而另一些则枝繁叶茂。而且它换叶是集中几天之内落完,落后就长新芽,不像其他树,秋天落叶春天再长,这样看来黄葛树的确与菩提树大略相同少有区别,这是一种心神上的相似。若是用比喻。
菩提树为佛教里的月亮,有很多庄重的故事,很多浪漫的传说显得庄重一点,一般为寺庙周围生长而黄葛树则是佛教里的星星,它不仅在寺院周围还可以散落在人间大庭广众之下,我把它叫小菩提树吧,它有佛教菩提树的些许含义与比喻和象征,还超出了佛教里的含义和视野,包含更多的信息走进人间,与人们息息相关,给人们实实在在的遮阴挡雨,让人们歇脚休息,即神与俗的结合,高雅与平凡的表现,让人更爱黄葛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