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可以通过周期性的运动过程去计量。时间计量是研究计量时间的科学,最初的时间计量源自于天文学领域,现已过渡到物理学领域,但是在日期这一意义上,时间计量仍然同天文学有关。
1、时辰
在我国古代有十二时辰,所谓十二时辰则是把一天划分为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小段。每小段又划分为初、正两部分,如子初、子正等。古代人最早观察到的天文现象就是太阳的东升西落,而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早就发现,在阳光下的各种物体投在地面上的影子都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移动而不断缓慢地变化着位置的,于是他们也就能够根据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方向的变化来判断太阳在天空中的方位,从而知道当时的时刻。经过对阳光下各种物体的影子的长期观察,于是人们就常选择一块比较平坦的地面,当中竖立一根竿子,再在地面上画上一些用来表示时刻的线条,根据竿子的影子和这些线条的相对位置,就可以直接读取时刻了。这就是原始的日晷。“立表见影,视影知时”,这就是利用日晷测时的基本原理。
2、日
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习惯的以日作为时间计量单位。以连续两次太阳在一地上中天的时间间隔为一天,这被称为真太阳时。而由于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是不均匀的,太阳运行到金极点时最快,到远地点时最慢,同时因为黄道与赤道不重合,因而一句太阳来确定的真太阳日有长短不一的问题。所以人们假想了一个“平太阳”,使其沿赤道匀速运行,速度等于太阳在一年内的平均速度,并且和太阳同时经过远地点和近地点。我们将“平太阳”连续上中天的时间间隔叫做平太阳日,一个平太阳日等分为24个平天阳小时,就是我们日常所使用的的时间。
3、月
月亮的出落,以及它的圆缺变化是人类最早认识的天象之一。每月初一、三十,完全看不到月亮,这就是“朔”。十五前后月亮最圆,称为“望”。人们注意到朔、望变化具有相当准确的周期,由此产生了朔、望月概念。所谓朔、望月,约等于29--30天。朔望月的出现是人类继“日”之后认识的又一个时间周期,从原始计时单位“日”发展到更长的时间单位“月”,标志着人类对于时间的认识和测量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现代观测表明,较为准确的朔望月长度约为29.5306天。请记住这个数字,它是阴历中区分大小月的依据。
4、年
在人们的现代生活中,对于较长的时间间隔,例如追忆往事或计划将来,往往以“年”为单位。它一定是随着农业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根据大地上各种自然现象:河水泛滥,草木枯荣,鸟兽迁徙,寒暖交替,等等。即使在今天,有些农民根据这些自然现象判断季节,相差还不会太大。这些自然现象统称为“物候”。古人在大量直观观察基础上,思考这些物候的变化规律,逐步形成了“年”的概念。
5、星期
公历中还有一种短于月而长于日的时间划分——星期制。它以七天为周期循环计日。“星期”的概念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的奇特结合。以七天为周期划分时间,最初大概是来源于对月亮的观察。月亮是夜空中最引人注目的天象。古人很早就发现朔望周期。一个朔望月约有29.5天,朔时看不到月亮的时间大约为一天,其余二十八天中都能见到月亮。古人为了短期记日,把见月的二十八天四等分,似乎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