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风起数潮涌

时间:2025-08-27 14:49:00

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将于8月28日至30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自2015年举办以来,每届数博会始终秉持“全球视野、国家战略、产业视角、企业立场”办会理念,成为我国数据领域引领创新趋势、促进开放合作的国际性平台。勇立数字潮头,与世界保持对话,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贵州坚持算力、数据、应用、产业联动发展,奋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抢新机 西南内陆的算力高峰

从暑期档电影票房前三的电影《长安的荔枝》,到播放量破11亿的热播网剧《凡人修仙传》,这些热播影视剧的精良制作背后,都有贵安超算中心提供的算力支持。

特别是今年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刷新全球电影票房纪录,成为现象级影片,其中40%的特效镜头由贵安超算中心提供渲染算力保障,进一步擦亮了贵州算力品牌。

“我们锁定影视渲染算力需求这个突破口,找准市场定位,不断提升服务能力,让算力资源跑起来,机组利用率保持80%以上。”负责贵安超算中心运营工作的贵州贵安新区科创产业公司负责人李悲鸿介绍。

据统计,贵州已经为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万用户提供了云渲染算力服务。

李悲鸿表示,高质量影视作品创作当前是算力应用的典型场景之一,去年全国网络视听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22万亿元。面向行业应用需求,贵安新区正在依托算力底座打造数字创意产业园区,打造包括动漫设计、影视制作、游戏开发、广告传媒、AI内容生成等在内的全产业链。

以贵安超算中心为代表,从早期的“存储中心”转向“存算一体、智算优先”,贵州数据中心集群正在创新应用中重塑产业定位。

目前贵州出省带宽超过6万Gbps,落地建设了全球首条400G算力通道,可直接连通全国42个主要城市。在此基础上,这家由贵安超算中心和贵州大学共同孵化的AI算力服务企业,得以通过高效的算法优化和算力调度,向全国人工智能开发者、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更省钱”的计算资源。

企业负责人、同时也担任贵大贵安超算算力算法应用实验室副主任的杨家维介绍,AI开发者可通过企业自主研发的云平台灵活调度后台算力,实时按需计费,而不是预先大批量采购算力资源,极大节约开发成本。

随着下游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快速扩大,近期企业不仅推出系列折扣优惠,进一步降低算力使用成本,还面向高校科研团队推出了免费算力资源公益服务,助力人工智能发展。

“打造一个供需两旺的良性循环,推动算力普惠、助力AI生态越来越好,我们才能够发展得更好、拥抱数字新未来。”杨家维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大势,深刻洞察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贵州紧紧抓住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推动三大通信运营商、华为、腾讯等企业大数据中心纷纷落户贵阳,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成为全球集聚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

公开数据显示,当前贵州在建和投运的重点数据中心48个,算力规模达到每秒85Eflops,其中智算占比超过98%,国产化率约90%,成为全国智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而高质量、普惠化的算力基础设施,也成为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

聚动能 “算力+产业”连接成势

“现在全球的机器人产业都在往具身智能方向发展,这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就需要用到大量超算智算资源去做训练。”贵安新区威迈尔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负责人郭弟告诉记者。

这家从杭州招引到贵阳的机器人科技企业,主要生产智能搬运机器人,这个月刚发布了首款人形机器人头部模组,开始小批量试产人形机器人产品。郭弟表示,企业规划在贵州建设第二总部,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联盟,未来人形机器人的研发中心也会设在贵安基地。

“我们看到很多本地高校都开设了机器人专业,政府正在推动专业人才培养和配套零部件落地,相信这里会加速形成机器人产业链。”郭弟说。

目前企业已组建起30多人的本地化工程师团队,去年刚毕业的贵阳青年廖晓东就是其中一员。

“我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技术,没想到在贵阳能有这么前沿的岗位。”廖晓东说,“这家企业在3D视觉感知技术积累上很有优势,也和华为、比亚迪这些头部大厂有合作,相信加入这个团队会很有发展前景,希望能在其中见证人形机器人的历史性突破。”

贵阳贵安纵深推进“数字活市”战略,正围绕算力中心上下游,加速构建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一硬一软”产业生态体系,持续提升对人才和“数商”吸引力。

目前贵阳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已汇聚省、市60多家单位1.25亿条数据,形成生态环境等74个专题数据库,用于交通运行、民生服务等场景领域。8月1日正式实施的算力领域全国首部地方法规《贵阳市算力产业促进条例》,首次以地方性法规形式明确“算力产业”内涵,细化了产业链上中下游重点发展方向。

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张雪蓉接受采访时谈到,当前全国数字经济已经迈进了提质扩面的全新阶段,算力、数据、应用、产业都要系统同步推进,进一步把数据仓库变成数据加工厂,形成AI训练所需的高价值数据资源,为行业大模型应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好支撑,真正把算力优势转化为数字产业发展优势,做强做优数字经济,引领支撑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亲临贵州考察,多次为贵州大数据、数字经济发展把脉定向,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以前瞻性的眼光作出“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的深刻论断;2021年,寄予贵州“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的殷切希望;2025年,提出贵州要“做强做优数字经济”的实践要求。

十年来,循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贵州奋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高质量打造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

2016年,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在贵州开建,全国首部大数据地方法规《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施行。

2017年,全国首个省属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在贵州成立。

……

2024年,贵州完成首单企业数据资产入表和首笔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颁布实施全国首部数据流通交易地方法规《贵州省数据流通交易促进条例》。

2025年,贵州获批建设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贵州轮胎获评全球“灯塔工厂”。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累计交易额同比增长超200%,数据共享开放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就在昨天,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聚焦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6大行动领域绘出了清晰的路线图,在数字经济发展关键时期继续争取战略主动。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背景下,贵州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同时也准备好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根据《贵州省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贵州将继续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北斗应用、云计算等“新赛道”,不断寻求创新突破,推动数字经济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记者: 卓越 邢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