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国内AI芯片龙头寒武纪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1-6月,寒武纪营收为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毛利总额为16.11亿元,同比增长3865.94%;归母净利润为10.38亿元,而去年同期为-5.30亿元;归母扣非净利润为9.1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21亿元,均实现扭亏为盈。

上半年,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11亿元,而去年同期为-6.31亿元;期末总资产为84.20亿元,同比增长25.34%;基本每股收益为2.50元/股,去年同期为-1.27元/股。
2025年第二季度,寒武纪实现收入及利润大幅增长,季度营收为17.69亿元,环比增长59.19%;归母净利润为6.83亿元,环比增长92.03%。
寒武纪已被纳入上证50指数、上证科创板50指数、富时中国A50指数等多项指数。
自去年起,寒武纪股价如乘火箭般飞升,上周冲破千元大关。截至今日A股收盘,寒武纪最新股价为1329.00元/股,与贵州茅台的股价只差152.61元。

根据上交所官网的科创板市值排名,寒武纪总市值为5559.87亿元,位列科创板市值第一,比第二名海光信息的市值足足多了近1000亿元。

寒武纪董事长、总经理陈天石博士是寒武纪的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持股28.57%,身家超过1500亿元。

具体而言,今年上半年,云端产品线贡献了寒武纪接近100%的营收。

寒武纪主营业务是应用于各类云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终端设备中AI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主要产品线包括云端产品线、边缘产品线、IP授权及软件。
其产品已规模应用于大模型算法公司、服务器厂商、AI应用公司,辐射云计算、能源、教育、金融、电信、医疗、互联网等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2025年上半年,寒武纪研发投入为4.56亿元,同比增长2.01%,研发投入占营收的15.85%。

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公司拥有792人的研发团队,占员工总人数的77.95%,80.18%的研发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累计申请的专利为2774项,累计已获授权的专利为1599项,拥有软件著作权65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6项。

其核心技术框架结构如下:

在大模型方面,其训练软件平台进一步扩展了对DeepSeek系列、Qwen系列、Hunyuan系列模型的支持,重点优化了通信计算并行方面的性能,提高了混合专家模型训练的整体吞吐。
在强化学习领域,寒武纪新增了对主流强化学习框架和Qwen模型的支持,其验证精度和整体性能均已达到主流竞品同等水平。
根据半年报,寒武纪持续推进推理软件平台的优化和迭代,继早期实现大规模专家并行优化和单算子性能优化等关键突破后,近期进一步创新,显著降低通信延时并提升通信计算并行效率,以DeepSeek-R1-671B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推理性能提升显著,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业界领先水平;在视觉内容生成领域,通过图优化、热点算子量化等技术手段,推理性能同样实现跃升。
寒武纪在年初快速支持DeepSeek模型后,在Qwen3发布当天也实现了全系列支持,在推理引擎适配与优化方面适配了vLLM最新版本,成功优化主机端延迟。
其在研项目情况如下:

今年,寒武纪向上交所提交了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申报材料,经公司调整发行股票方案后,此次发行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98,532.73万元(含本数),计划投资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技术和产品及软件平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芯东西”,作者:ZeR0,编辑:漠影,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