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校联合招聘会打造求职新体验

时间:2025-05-19 13:26:00

  “直播间的同学们,这个岗位不看重专业,更看重实践能力!”镜头前,企业HR化身“主播”,通过实时互动向线上学生推介岗位。5月16日,由太原市人社局主办,太原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山西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太原工业学院自动化系联合承办的双校联合招聘会在太原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行。这场集“线上+线下双轨并行”“职业指导”等创新形式于一体的招聘会,吸引了76家企业参与,提供1700余个岗位,800余名学生到场求职,初步达成就业意向546人次,线上平台收到简历86份,该招聘会助力学子顺利迈出职场第一步。
  双线联动:打破时空壁垒,精准匹配岗位
  上午9时许,线下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学生们手持精心准备的简历,与企业招聘人员热烈交流。太原一家药企的招聘经理一边翻阅简历一边介绍:“线下招聘能直观感受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今天已经收到30多份意向简历,不少学生的实践经历很符合我们的岗位需求。”
  与此同时,线上招聘平台同步“云启动”。在“直播带岗”直播间内,专业主播与企业代表化身“岗位推荐官”,通过镜头向屏幕前的学生展示企业办公环境、解读岗位要求。“请问研发岗位对硕士学历有硬性要求吗?”“入职后是否有职业培训体系?”弹幕区不断弹出学生的提问,主播与HR实时互动解答。活动主办方介绍:“线上平台不仅打破地域限制,还能通过数据后台分析学生投递偏好,为后续就业指导提供精准参考。”
  据了解,本次招聘会构建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实现了招聘信息实时同步、简历投递双向互通。未能到场的太原工业学院学生陈同学通过线上平台投递了3份简历:“昨晚看预告就锁定了几家心仪企业,今天在线沟通很顺畅,这种‘双线求职’模式太贴心了。”
  
创新场景:“缓冲带”助力学子职场首秀
  与传统校园招聘不同,本次招聘会特别将场地设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毕业生打造“熟悉+陌生”交织的求职“缓冲带”。山西晚报记者注意到,现场既有两校就业指导教师全程驻场指导,又有产业园内专业服务机构提供政策咨询,让学生们在熟悉的陪伴中体验真实的社会招聘场景,缓解初入社会的焦虑感,实现从校园到社会求职环境的平稳过渡。
  “以前参加校内招聘像‘模拟考’,今天置身产业园,感觉更像是‘实战演练’。”太原工业学院自动化系学生赵同学坦言,一开始面对企业HR还有些紧张,但看到有老师在身边指导,很快就放松下来。“这种‘过渡型’招聘环境设计,就是要帮助学生提前适应职场节奏,减少从校园到社会的‘水土不服’。”主办方介绍,现场不少学生反馈,通过这次招聘会,对职业选择和求职技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招聘会开场,专业职业指导讲座将率先登场。资深职业规划师与行业专家围绕企业招聘简章进行深度解读,帮助学生洞察招聘简章背后隐藏的核心信息。“大家看这份简章,‘具备团队协作能力’背后,可能意味着岗位需要高频次跨部门沟通;‘有创新意识’则可能要求应聘者具备突破性思维……”台下学生纷纷拍照记录,不时举手提问。讲座结束后,有学生感慨:“原来一份招聘简章有这么多‘门道’,听完讲座感觉‘解锁’了求职新技能。”
  服务升级:一站式破解求职难题
  “这份简历中项目经历部分可以更突出数据化成果,比如把‘参与完成某项目’改为‘主导某项目,推动效率提升30%’。”在一对一简历诊断专区,人力资源专家正在为学生修改简历。专家们从简历框架、内容排版、亮点突出等多个维度进行细致分析,帮助学生完善简历内容,突出个人优势与求职竞争力,让简历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吸引企业目光的“敲门砖”。
  在政策咨询台前,太原工业学院学生小王正在了解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我一直想做医疗科技类创业项目,没想到现场能拿到这么详细的政策汇编,还能获得项目指导,特别给力!”工作人员介绍,针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现场不仅提供政策解读,还可对接创业孵化基地资源;针对在就业市场中感到能力不足的学生,现场将提供技能培训规划,帮助学生提升专业技能与职场竞争力;而对职业方向迷茫的学生,就业见习政策咨询服务将为其量身定制职业探索路径,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招聘会期间,还举办了校企座谈会与签约仪式。来自两校的专业教师与企业代表围绕人才培养、行业需求、校企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学校教师通过与企业面对面沟通,精准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与企业用人需求,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企业代表则借此机会反馈人才期望,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校企协同育人。
  “这场招聘会是一次成功的创新实践。”主办方表示,通过整合校际资源、引入社会力量、创新服务模式,不仅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也为校企合作搭建了深度交流的平台。未来,太原市将继续探索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更多优质就业资源下沉,助力青年人才在职业赛道上“加速起跑”。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