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颖颖 张中
4月28日至29日,2024“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全国定评会暨山东分站赛颁奖典礼成功举办。活动为山东分站赛37部获奖作品颁奖,并评选出本届全国大赛特等奖以及一、二、三等奖入选名单。

2024“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山东分站赛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山东数字文化集团主办,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齐鲁理工学院承办。
“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自2017年启动以来,影响力不断扩大,吸引了来自全国30多个省(区、市)以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创作者踊跃参与,征集作品总数已超16万件。其中,山东的作品尤为亮眼,既聚焦传统手工艺人的匠心坚守,也呈现科技创新浪潮下山东的蓬勃发展,每一个故事都引人入胜,大赛已经成为对外讲好山东故事的重要国际传播平台。

山东分站赛一等奖获奖代表上台领奖。

山东分站赛二等奖获奖代表上台领奖。

山东分站赛三等奖获奖代表上台领奖。
本届山东分站赛共征集各类视频作品500余部,37部作品脱颖而出。其中,《热爱——以音乐之名联动国际Z世代》等5件作品荣获一等奖;《追光》等10件作品荣获二等奖;《坚守生命之托》等10部作品荣获三等奖;《茶和天下|国际友人体验中国茶文化》等12部作品荣获优秀奖。15部优秀作品参与全国总评审。
三位分站赛获奖代表上台分享了作品创作经验与获奖感受。来自山东科技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塔吉克斯坦留学生吴芃作为“故事中的人”,分享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故事。获奖作品《追光》的导演、编剧,青岛海关缉私局办公室副主任、一级高级警长董延宁介绍了作品创作灵感来源,并表示将深化“文化+法治”融合,积极构建‘全民共治’反走私网络,通过好作品唱响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乳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嘉认为,分基层宣传系统应在实践中讲好中国故事,发挥好地方文化IP、特色文旅美食是重要手段。乳山市委宣传部依托乳山牡蛎这一金字招牌,向世界传递出乳山牡蛎的独特美味故事,让“小牡蛎”成为讲好乳山故事的“大题材”。
颁奖典礼结束后,2024“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全国定评会举行。来自北京、武汉、温州、济南等地的评审专家,通过记名投票、集中评议等形式,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不同维度对作品进行专业评审,共同审定出大赛的特等奖以及一、二、三等奖。评选结果报大赛组委会批准后,将于近期正式对外公示发布。
专家们一致认为,今年入选全国赛的作品质量明显提升、题材更加丰富,涵盖了乡村振兴、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生命健康、文化传承等多种角度。在故事的讲述上,也更加呈现出“用国际受众能够听得懂的语言,讲他们感兴趣的故事,传播中国可亲可敬可爱可信的形象”的特征。
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方正辉在总结发言中提出,“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经过7年的发展,赛事影响力逐年提升、好的作品越来越多。“大赛产生的好作品要做好产品转化,拿到国外的主流媒体平台去展示、去呈现,去感染、影响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