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浩瀚星空藏着多少未解之谜?厨房里的气泡是否跃动着化学的舞步?当AI走进生活、当四季更迭叩响自然之门,科学正以千万种姿态与我们相遇。今日起,《辽沈晚报》推出《辽沈科学+》栏目,带领孩子们在生活万象中发现自然与科学的诗意浪漫,以“新闻眼+科学脑”破解教育新命题。
《辽沈科学+》将打造“媒体+场馆+校园”的联动科普平台,邀请各界专家,为孩子们解开千奇百怪的自然之谜、探索无尽可能的科学之光。这里不仅是知识的百宝箱,更是思维的训练场,同学们可以在线下活动中跟我们一起探秘古生物化石的亿年记忆、触摸气象云图的脉搏……也可以在线上“隔空”向专家老师们求知。同时,我们也为热爱自然与科学的小记者、同学们,开辟了一个属于你们自己的“观察平台”,记录你的“科学日记”。
现在,让我们一起打开《辽沈科学+》的大门,开启这场自然与科学的探索。
一场“倒春寒”让天气成为近期全民关注的焦点,《辽沈科学+》首期活动,带领小记者和小读者们开启一场探秘气象之旅。
在沈阳市气象局的活动现场,气象场观测环节最受关注。“原来小小的风向标能精确测量风向,气象数据就是这样被收集的!”在专业气象人员带领下,小记者们近距离接触风速仪、百叶箱等监测设备。工作人员通过实物演示与趣味讲解,将复杂的气象监测原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知识,让孩子们直观感受气象科学的魅力。
人工增雨同样亮点十足。气象局专家赵老师结合本地气候特点,详细介绍了人工增雨的原理、实施方法及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原来人工增雨不是呼风唤雨,而是科学的锦上添花!”小记者们纷纷感叹,对气象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有了更深认识。模拟天气预报体验,则让孩子们过了一把“气象主播”瘾。
活动将科学性与趣味性完美结合,孩子们不仅学到知识,更激发了探索科学的热情。不少小记者对云的形成十分感兴趣“云看起来好好吃的样子”“云感觉是轻轻的呢”,《辽沈科学+》特别邀请了气象专家,为线上线下的孩子们一起揭开“云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