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教授讲解《红楼梦》的视频,对于当时的规矩说得挺好,比较认同。她还说,贾府只有一个人有功名,就是贾珠。贾珠考中了秀才,除此之外再无旁人有功名在身。
贾府有功名的人不仅仅是贾珠,还有贾敬等人。
贾府里除了贾珠进学了,考中秀才,还有一个人有功名,而且其功名吊打贾珠。他就是贾敬。宁国府那个修道的贾敬。
《红楼梦》第十三回,贾蓉的简历中明明白白地写道:“江南应天府江宁县监生贾蓉,年二十岁。曾祖,原任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祖,丙辰科进士贾敬。父,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珍。”
贾蓉的祖父贾敬是丙辰科的进士。
贾敬的进士比贾珠的秀才高出许多。贾敬是一级一级参加考试,大浪淘沙,淘汰了许多人后,留下来的精英。
科举考试要经过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
贾敬通过秀才和举人考试。然后参加国考。
自宋以后,国考结束,主考官将合格的考生报送给皇上,皇上亲自主持殿试。
皇上亲自考核,决定其名次。
明朝和清朝,殿试将考生为三等,称三甲。
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七人),称“进士出身”。
三甲称“同进士出身”。
世人统称录取者为“进士”。进士是功名的尽头。不管贾敬是二甲还是三甲都达到了功名的顶峰。
进士多入为翰林官。一甲第一名为状元,授修撰;
第二、三名分别为榜眼、探花,授编修。
二、三甲可选为庶吉士,或授给事中、主事、中书舍人、行人、太常博士、国子博士等官,或授地方府推官、府同知、县令、县丞等官。
贾敬虽然是宁国公的孙子,武将之后,但是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
家里出了进士,算不算书香门第?贾府有一大儒、一进士、两个监生。
书香门第,指读书人家庭。
书:家庭三代熟读四书五经。
香:家族中有祖庙,自有香火。
门:门当,代表家庭地位。
第:代表第及。指家庭中有名人,有进士及第者。
宁荣二府的社会地位毋庸置疑,有宗祠,香火鼎盛。
宁荣二公很重视读书,建立了私塾。贾府私塾很有名。
贾府第二代,贾代儒是京城有名的大儒。后来当了贾府私塾的老师。
第三代,贾敬考中进士。
在古代,象征着书香门第 ,诗书传家,世代簪缨的标志,莫过于家族中出了进士。贾敬就是贾府由武将向书香门第转变的标志性人物。
第四代,贾珠考中秀才。
第四代里,贾琏应该是监生。三品官以上官员子弟或勋戚子弟可以入国子监读书,被称为监生,也成萌监。贾琏能捐官,肯定是监生出身。
第五代,贾蓉是监生。
优秀的秀才和官宦之后,才能到国子监读书,当上监生。当然了,贾蓉不爱读书,他肯定不是考中监生的。贾蓉应该是捐的监生出身。或者是荫监出身。
不管贾蓉是否有真才实学,毕竟有监生的身份,也算读书人。
那些没有功名的贾政,贾宝玉熟读经史典籍,诗词歌赋无所不能。
贾府的女子也读书,贾敏,贾府四春都是才华横溢的女子。元春因为才华出众,贤德当上了女史,后来晋封为凤藻宫尚书,贤德妃。
这都说明贾府有读书人。
贾府是公认的诗礼之家。
贾雨村说:“贾府这样的诗礼之家,岂有不善教育之理?”
显然,贾府是公认的诗礼之家,书香门第。
可以肯定,贾府是诗礼之家。
只不过,贾府没有林家的历史悠久。贾府转型只有不到百年的时间,林家至少有150年的时间。
贾府科举考试的成绩没有林家好。贾敬是二甲活着三甲。林如海是一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