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家尼采曾经说过,在现实社会中,普通人总会期待超级英雄的出现,于是就有了闪电侠,钢铁侠,超人等一众想象出来的超级英雄。今天,笔者探究一位谍战片中的超级英雄,鬼子六郑耀先。并通过史实,来探究这么英雄的原型可能是谁。
先看经历,郑耀先应该是隐蔽战线的老战士了,在土地革命时代,他就成功打入了国民党内部,这里可能映射的是戴笠赖以起家的“四大金刚”,也有说法是“八大金刚”。这里,笔者不去探究,只是可以肯定的是,郑耀先应该是戴笠起家的时候就跟着他的兄弟。这一点设定,在历史上恐怕找不到原型。姑且按“四大金刚”论,他们是陈恭澍,王天木,沈醉,赵理君。从后来的历史来看,这四个人都不是“红色特工”。其实这个也很好理解,作为戴笠也是军统最核心的成员,肯定是戴笠最信任的人,这些人也要经过层层的考验。在这种区域内,红色特工估计很难渗透进去。所以,郑耀先这个人设,应该是虚构的,即使在整个历史中,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少之又少。
再看解放前的经历,众所周知,军统是以行动能力闻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们暗杀过很多仁人志士,同样也暗杀过日伪汉奸。这一点,从郑耀先自己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的端倪。而郑耀先被中统绑架之后,几个回合就能反制几个绑架他的人,似乎也在暗示,郑耀先有着非常厉害的搏杀,射击技术。他到底是不是一个情报官员呢,应该是。但是,关于军统局最核心的情报他应该拿不到。或者说,除非戴笠或者郑介民想让他知道他才有机会接触到。笔者查阅了资料,没有发现一个既能打,又能收集情报的红色特工。一般的红色特工,大部分都是文职,是可以接触到机密的不太起眼的岗位。这一点,估计是为了“神化”郑耀先做准备。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那就是郑耀先解放后的经历,他为了完成最后一个任务,在档案室潜伏了下来,寻找代号影子的的国民党特工。这里面其实有一个理想化的问题,韩冰就是影子,这么具有战略意义的特工,国民党方面不可能一次都没有使用。郑耀先离开延安应该是1946年,那时候国共应该还在和谈。那么韩冰就在延安至少又潜伏了三年。她不是闲棋冷子,应该会有动作,也应该有很大的机会被发现。笔者觉得,这样的设计也是剧情需要吧。毕竟,韩冰是郑耀先一生之敌,这时候如果有第三个人不解风情把韩冰揪出来,剩下的情节就大为失色。
回到郑耀先,解放后,郑耀先很快被疑似成郑耀先,基本处于被审查的状态,文革时期还被秘密的藏了起来。这一段,就比较容易找到历史原型了。在党内的历史上,笔者查到有两个人也有类似的经历,分别的关露和潘汉年。笔者觉得关露更像一些,潘汉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应该是党内的高级干部。
而关露的一生,直到逝世,才洗脱了汉奸的骂名。从这一点来说,关露这个原型,更像郑耀先。两个人最接近的地方,在1946年,关露被国民党定为汉奸,处于种种考虑,关露被转移到了新四军的根据地。而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关露一直顶着“文化汉奸”的帽子。这一点郑耀先也类似。他在监狱中表明自己的身份之后,其实当时接见他的那位女首长应该已经可以确认他的身份了。但一直都没有恢复他的身份,他的主要生活区域也是受限制的。只是不同的是,关露是一个文人,作家,她似乎反应刚激烈一些。而郑耀先很坦然的接受了这一切。还帮助当时的情报机关培养了马小五这个徒弟。同样的,两个人在文革时期都受到了很大的牵连和迫害。
其实,笔者一直觉得,做一名红色特工,特别是能坚持到最后的红色特工,需要的不止是极高的信仰,还有真的像超级英雄一样的奉献精神。郑耀先一生直到临死前才获得最终的自由,而获得自由最后的愿望,是看一次升国旗,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国家,却一直在辜负他,就算在最后的时刻,他也无怨无悔。无论《风筝》这部片子有过多少漏洞和不合理的情节。套用《我和我的祖国》中,黄渤的那句话,二十八年革命,两千万人牺牲。至少这部片子,让观众知道,在这两千万人中,有那么一小群人,他们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这个国家,却很难得到这个国家的认可,甚至也很难得到很多人的认可。而其中的很多人仍旧无怨无悔,一直到死,他们仍旧热爱着这个国家。这就是“红色特工”,历史即使不能完全记下他们的名字,也应该留下他们的痕迹。笔者觉得,这大概就是《风筝》最成功的地方吧。